close
        故事的背景是印地安那州鄉間與世隔絕的「溫徹斯特大學」,新的學期即將展開,學生們陸續上網選課,在各式各樣的學科課目中,「邏輯與推理」這門課顯得相當與眾不同──沒有課程大綱、沒有講義也沒有課本,連授課的威廉斯教授也同樣神祕兮兮,網路上不見他的研究教學成果甚至個人照。這究竟會是艱澀難懂的一門課,還是所謂的營養學分呢? 

        第一堂課裡,威廉斯教授只花了十分鐘說明,這學期他只出一道習題、一件發生在未來的謀殺案──有個名叫波麗的女孩,高中歡送晚會結束後回到家,隔天便不見人影。波麗究竟跑哪去了?

        在接下來的課程當中,學生們要好好運用威廉斯教授在課堂上或email寄送的各種線索提示,查出波麗的下落,如果沒有在學期結束前找到她的話,不僅這堂課會被當,波麗也將遭到殺害!

        學生們在調查的過程中發現,這似乎並非一道虛擬的邏輯習題,為何教授給的線索竟與二十年前小鎮上發生過的綁架案如此相似?這與威廉斯教授不為人知的過去是否有關?這門邏輯課最後會不會走向無法收拾的失控狀態?




        就是這樣一個聳動的標題讓我忍不住去翻閱了這本由 威爾.拉凡德 所撰寫的《失控的邏輯課》

        整篇小說故事就從一門「邏輯與推理」的課開始講起, 威廉斯教授出了一題虛擬邏輯習題, 要學生從動機、時間、地點及情境去推理破案, 學生們一開始都以為這一切都只是一道虛擬的假設, 直到教授所給的線索及關於命案的描述一一出現在他們的生活中, 就當真實生活與虛擬情境的界線慢慢模糊後, 學生開始慌張了起來, 不知道這究竟只是一道題目或是背後有什麼不為人知的大陰謀在等著他們? 

        從一拿到小說開始, 我就整個捨不得放下來, 當然對於推理小說來說我是一個好的讀者, 當我跟著書中的學生們再苦思不解兇手到底是誰的時候偷偷翻閱了最後一頁的解答, 假如我是 威爾.拉凡德教授的學生我想他會先給我個A吧! 會產生這本小說的背景最主要是因為作者接觸到了 米爾格蘭.史坦利 的「服從權威」實驗而所產生的想法, 造就了這本《失控的邏輯課》! 

        最後爆炸性的結局會讓你有種異想不到的感覺, 即使翻閱完小說的最後一頁, 其它所揭露的真相與絃外之音仍然在我心中回蕩...(想要看小說的人以下內容請不要閱讀, 不然你就錯過那精采的過程!)

        當你發現一些虛構的人物情節都一一出現在現實生活中的時候, 你會開始懷疑這個人是不是真的是這個人? 又或者他只是在演戲? 這個人做這件事情的動機又是什麼?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是巧合, 每一件事情都有它的道理存在著! 我思考假如生活中有這樣一門課, 應該會真得挺有趣的吧?! 事實上個人很愛挑戰, 也喜歡這種刺激緊張的感覺, 會讓我整個人興奮到不行! 但還是希望這只是一門課, 而不是一門命案!

        一開始看得時候我個人直覺這是一部有關心理病態的謀殺案, 而策劃這整件事件的就是威廉斯教授, 即使到了知道威廉斯教授是迪安娜的姑丈, 還是覺得這個教授行為非常地不尋常, 直到最後的結局才知道原來他只是一名演員...這整個課程整件事情只是為了做一項對於人類行為的學術研究, 就位了一個博士班學生要寫畢業論文所設下的這麼一個龐大而完美的謊言...

        能想出這整個測驗方式與流程的人, 我只能說真的是件很不簡單的事情, 只是這樣的一項實驗所要付出的代價太大太大了...忽略了人性的價值, 那些受試者在經歷過這樣的一個事件以後的人生要怎麼度過? 要花多久多長的時間才能再次走回人生的正常軌道? 我想沒有一個人有任何的權利去刻意跟改變另一個人的人生經驗, 就算你的學術理論研究對這個社會可能會有多大多廣的貢獻, 在開始實驗之前請先想想:那樣的貢獻是否能與那些無知的受試者為了那幾塊美金而失去對於人的信任以及自我來相比擬?畢竟-人心是無價的! 學會在實驗與道德中衡量這一切一切的好與壞是這個世紀仍是要注重的問題...





        以下是關於 米爾格蘭 與他所做的「服從權威」實驗的簡介:

        史坦利‧米爾格蘭於1933年出生於美國紐約市。父母親是來自東歐的猶太移民。51歲就因心臟病過世。他是二十世紀最卓越的心理學家之一。米爾格蘭對於服從有興趣的根源,來自於他早年對猶太民族的認同,以及他下定決心要徹底了解大屠殺。二次世界大戰殘酷的暴行深深烙印在他的心靈深處,激勵他發展特殊的研究方法來探討檢驗它。他的「服從權威」實驗,呈現出人類行為令人不安的看法,一再顯示我們準備服從權威的強大力量,遠遠超乎我們的預期,強烈到足以讓我們違背自己的道德原則,單憑權威的力量就能迫使一個人去傷害另一個無辜的人。

        1961年5月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通過米爾格蘭的研究計畫經費,6月18日他隨即在報紙上刊登廣告徵求「研究記憶」的自願受試者,參加者可以獲得四美元外加五毛美金的車資。他並且建造一部假的電擊儀器,擬定實驗的實驗程序,撰寫並練習實驗過程的指導語和劇本,以及組成一個研究小組,預先測試部份的受試者。通過所有的實驗程序,直到全部有問題的步驟解決為止。最後,實驗室終於在8月7日正式開張。受試者的安排以每一小時為一單位,星期一到星期五從下午六點起至晚上十一點止。星期六和星期日則整天進行,受試者年齡分部在20-50歲之間,各種背景都有,不過都是男性。人們自願參加實驗有各式各樣的理由。



        實驗由一個「指導者」(權威)、一個扮演「學生」的「實驗同謀」和一個扮演「老師」的受試者所組成,指導者先解釋這是一項有關「學習與記憶」的研究,目的想了解體罰對學習的效果。「學生」先背誦兩個字一組的聯配單字表,然後由「老師」來考他。如果「學生」答錯了,「老師」即按「電擊啟動器」對他施以體罰,啟動器上有三十個按鈕,從最低的十五伏特到最高的四百五十伏特依序排列,「學生」每答錯一題,「老師」即需加重他的電擊量。最後實驗的結果令人吃驚,即使「學生」哀號著說他再也受不了了、甚至猛擊牆壁、昏倒,還是有百分之六十二的「老師」(受試者)在「指導者」的權威指導之下按下了最後一個,也是最高電擊量的按鈕。

        1974年,Stanley Milgram說:「有不少人會去做被告知要做的事,不管那是什麼事,而且他們的良知也不會設限,只要他們覺得這個命令是來自合法的權威者……。這就是我們研究中最基本的課題:平凡的人,只是做他們的工作,而且沒有任何的惡意,就可以成為可怕毀滅過程中的執行者。」美國馬里蘭大學社會心理學教授Thomas Blass,在其著作米爾格蘭傳記 The Man Who Shock The World(中文譯本《電醒世界的人》由遠流出版)中說:「這個劃時代的實驗,不因時光的流失而失去它的重要性。因為這些實驗非常巧妙且清楚地證實,平凡的正常人也會受權威人物利用,表現出毀滅性的行為,甚至不須肉體上的脅迫,也不需要借助邪惡或是不正常的人來執行一些不道德或是泯滅人性的行為。總結來說,米爾格蘭的實驗讓我們深刻地感受到,面臨社會壓力時,個 人的道德良知觀念是多麼容易被塑造改變。或許我們會以為,面對有關道德兩難抉擇困境時,我們會依從自己的良心行事;米爾格蘭的服從實驗卻戲劇性地告訴我 們,當處身在充滿社會壓力的情境之中,我們的道德感隨時會被踐踏在腳下。」


以上部份文字引自 米爾格蘭的「服從權威」實驗  及  給都市人寫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阿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