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不能活著沒有熱情,沒熱情讓我不知為何而活。因為熱情,我會寫作,我會憤怒,願意去爭辯!只因為我死心踏地熱愛著生命...」這是在預告片裡的一段話,也是當我在看這部電影中所被深深觸碰到的一環。

電影情節或內容就容我省略跳過,她那份可以不顧性命安危只想追求真相的膽識與熱愛生命的熱情,讓我看見一個閃耀的生命是如此地堅守並聆聽她內在的聲音而活。

想起在《阿特拉斯聳聳肩》長篇小說裡,John Galt說過的一段話:「我以我的生命及我對它熱愛發誓,我永遠不會為別人而活,也不會要求別人為我而活。」

 

這部電影竟讓我想起自己年輕時候,因為看著家裡的長輩因不敵歲月而變老、身體變得不健康,因為害怕自己變老、變醜、變不自由,而在內心底下對自己說過:「只要活到60歲已足矣。」

此刻的自己卻很驚呼為何當時的我對生命如此看得如此輕視,今天早上睡醒重新對自己的生命重新定義:「只要我能表達,只要我能創作,只要我能用我的生命傳達我對自己生命的熱愛,我都會想繼續活下去! 不論我的外表會變得如何、身體又會如何,接下來的人生又會面臨什麼方面的考驗,我都願意面對與勇敢地活下去。」

 

「人與動物不同的是我們能夠有意識地明白自己終將會有生命結束的一天。」這段話取自《打開生命的16封信》

我們能帶著覺知與愛,還有更強大的意念來生活,我們能決定自己生命的走向,始終都是有選擇的。

生命無非是要我們熱切地活在當下,而生命中發生的事物無非是要提醒我們珍惜身邊愛你的人,珍惜我們所能共同相處表達的每一刻。

 

人們喜歡用懲罰或看見另一個人受苦來撫慰自己內心那巨大的傷痛,當我們無法面對自己內心的傷痛,總是習慣性地用責備另一個人或想要另一個仁為我們的傷痛負責而受到懲罰,以為藉此心裡會感到平衡或受到安慰。但實際上,沒有!

傷痛依然還在,恐懼也是,並不會因為責罰誰或殺死誰而消失。

事實上,死刑、戰爭、剝削、酷刑、競爭、比較,都只是一種我們自己與自己的抗爭。

你問我真的能如此沒有分別心嗎? 我還沒辦法做到。

但我清楚知道這些事情的存在與我們仍無法真心地無條件接納自己有關。

事件的發生總能喚醒每個人心中無分別、無條件的愛,但也總呼應著內心極大恐懼的存在。

我們如何回應外在的世界,也等同於如何回應自己。

那你又是如何看待你自己的生命呢?

arrow
arrow

    阿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